-
南方周末招聘啟事
-
傾家蕩產投資子女教育不明智:別把時代紅利當教育紅利
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投資應該有一個度。這個度根據不同的家庭經濟條件不同,或許是10萬,或許是50萬,或許100萬甚至更高,但都不應該超過家庭總資產的一定比例,不能孤注一擲掏空家底。其次,任何資產的配置都不應該是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面。對孩子的投資也應該是多元化的組合配置,包括教育、資產、社會資本,甚至包括多一個弟弟妹妹。 -
上海公務員招聘成熱點,人們的關注點還是公平與合理丨快評
有法諺說,“法律不外乎人情”。當然,這里的“人情”,并不是托關系走后門的徇私情,而是指發于人性的人類共同道德感情及民情秩序,本質上是自然法與習慣法。法律的制定、執行,都應該依托于人情、天理,而不應脫離于此,更不能相悖于此。不少案件之所以會引起公眾極大的反對聲音,就是因為機械執行法律條文,或濫用自由裁量權,而有悖天理人情。 -
葉誠塵攛掇張波殺兩幼子案定讞:殺人償命是自然正義
“殺人償命、欠債還錢”是自然正義,也符合人的道德直覺。從進化博弈論的角度看,一報還一報或以牙還牙恰恰是進化穩定策略(ESS),也就是自然法:面對別人的善意,回以善意,以促進合作(以德報德);面對別人的惡意,若一味退讓,只會助長別人的惡意,只有對等打回去,才能抑制之(以直報怨)。 犯罪不等式是犯罪收益>犯罪成本。犯罪成本=被抓到、懲罰的概率乘以被懲罰的力度。顯然,一個犯罪行為哪怕被抓的概率是100%,但懲罰的力度很輕,關幾天甚至只是批評幾句,那很有可能導致犯罪成本極低,從而令犯罪有利可圖。 -
網約車飽和與否應讓司機自行判斷,暫停營運牌照發放不可取
對于網約車行業是否“飽和”、是否內卷到需要離開或者放棄進入,司機個體會根據自身的收入預期、生活所需、技能與行業匹配度,乃至該職業除收入之外的其他隱形收益來做出選擇。 由于網約車行業是一個進出自由度高、公開競爭的行業,各地政府應更多尊重其市場自發調節功能,以及對于穩就業、保民生的重要社會價值,減少過度干預。網約車行業既是靈活就業的托底,也是社會穩定的托底。 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,是用某個部門的判斷替代市場選擇,不僅會對市場資源自主配置造成影響,也與國家有關保障社會穩定、推動數字經濟發展、帶來更多就業增量的指示精神背道而馳。 -
富公子的“未婚妻”教你如何嫁入豪門?別信套路與魔法
其一,相信感情是要對等的,你想要得到什么,先想想自己有什么、能給與什么,所給所得對等與否;其二,戀愛是真心換真心,套路走開,魔法沒用;其三,凡是讓你掏錢的啥“術”,都是騙局。 -
買櫝還珠:水果禮盒太漂亮好不好?
禮盒的成本是需要消費者承擔的,讓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想,這部分要承擔的成本是莫名其妙的。 -
2028年人類將實現可控核聚變,一勞永逸解決能源問題?
如果可控核聚變得以實現,那將毫無疑問地成為改變整個世界和人類文明的重大革命。我們終于可以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,進入真正的“新能源時代”,正如我們的祖先進入“青銅時代”,并不是因地球上的石頭用完了,而是人類的智識和科技實現了飛躍。 -
學校要求家長排班站崗執勤:家校邊界為何被侵蝕至此?
現在有一種不良傾向,就是學校把孩子當成了杠桿與人質,所謂“小手拉大手”,動輒指使與勞動家長。絕大部分家長,敢怒不敢言,生怕自己若不配合孩子在學校會受到另眼相待。就算敢投訴的這位家長,也只敢匿名投訴。這樣對待家長,顯然是不合適的,也是不道德的。 -
美國商業銀行接連破產:存款保險有多保險?
Deniz Anginer、Mc Coy、Peter Wickham等人的實證研究發現,存款保險體系的擴張和實施誘使銀行對自身風險管理的懈怠,覆蓋率的提高“反而顯著提升了銀行危機發生的概率”。事實證明,最近硅谷銀行的倒閉正是銀行董事會為吸引存款而提高利率,通過過度配置長期國債和基金投資品而引發擠兌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