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文在茲:稷下學宮的起承轉合
最近大熱的淄博被調侃:“上次淄博這么熱鬧,還是在齊國的時候?!饼R國首都臨淄曾是彼時全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。
古老的齊國在這里生存了八百余年,諸多后人津津樂道的往事在這里一幕接一幕地上演。稷下學宮,無疑就是齊國歷史的華彩段落??梢哉f,有了稷下學宮,齊國雖亡,齊文化不亡;齊國雖滅,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卻令后人永遠向往……
責任編輯:楊嘉敏
三月,北中國依舊嚴寒籠罩。凍雨初歇,天空蠕動著鐵青色的云朵,像一些肥胖的軟體動物。從市中心驅車向東,二十分鐘后,我已置身于廣袤的原野?;野椎墓放?,行道樹光禿禿的,鐵絲般的枝條間,托舉出一個個刺目的鳥巢。公路以遠,麥苗如綠浪,拍打著低垂的天際線。一片稀疏的樹林前,有一方小小的廣場。廣場上,立著那塊我在照片上看到過的碑,碑上是六個隸書大字:稷下學宮遺址。
如果時光回溯到兩千多年前,這片方圓幾平方公里的原野,曾是彼時全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——齊國首都臨淄。
淄博市孝婦河濕地公園齊風塔
起:弒君者的心事
如愿作了國君,田午卻常常陷入難以抑制的焦慮。
焦慮的根源,在于他得位不正——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,他先殺死了自己的哥哥,爾后又殺死了自己的侄兒。在雙手沾滿親人的鮮血后,他終于做了齊侯。多年后,田午去世,謚號齊桓公——恰好與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謚號相同。按理,同一個國家,不應有兩個謚號相同的君主。齊國有兩個齊桓公,這僅僅因為,姜小白時代的齊國和田午時代的齊國,雖然國號相同,但統治這個國家的君主,已從姜氏換作了田氏。
齊國的濫觴,系西周初年,姜尚(又稱姜子牙、呂尚)輔佐周武王伐紂有功,受封于齊,建都臨淄,侯爵。最初,齊國的領土主要在今山東西部和山東半島北部,后來逐漸擴張至整個山東半島,面積約九萬平方公里。今天的淄博一帶,正是齊國統治的核心區域。
齊國的高光時刻是姜小白創造的。他在位期間,任用管仲改革,以尊王攘夷相號召,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,名列春秋五霸之首。
對姜小白家族來說,災難的種子也在他的時代不經意地埋下了:其時,陳國發生內亂,公子陳完逃往齊國,齊桓公待之甚厚。
陳完這一支陳氏后裔,從此在齊國發展。古音里,陳和田讀音近似,陳完便改陳為田,稱田完。田完,便是田午的先祖。
在齊國,田氏家族歷代屢任高官,并與齊國公室通婚,漸漸成為齊國最顯赫的世家大族之一。春秋末期,田乞用大斗借出,小斗收回的方式收買民心。此后,他驅逐屬于公族的國、高二相,另立齊悼公并出任國相。從此,田氏把持了齊國政權,齊君淪為傀儡。前391年,田乞的五世孫田和將最后一任姜齊國君齊康公遷于海上,劃給他一座孤城作食邑。前386年,經魏文侯代為請求,周天子正式冊封田和為齊侯,標志著齊國在一百年時間里,完成了從姜齊到田齊的新陳代謝。
田和,就是田午的父親。被周天子正式承認為諸侯后,田和在位兩年去世,其子田剡繼位。田剡,即田午的哥哥。
野心勃勃的田午并不甘心做一個世襲的貴族,他的目光始終盯著齊國君位。十年后,田午殺死田剡,另立田剡之子,也就是他的侄兒田喜。侄兒只是一個過渡。很快,他又將田喜殺死,自已粉墨登場。
田午接手的齊國,是一個標準的爛攤子。首先,盡管田氏代齊已十有余年,且得到了周天子認可,但在循禮守制的人看來,田氏難逃篡國之譏。至于田午本人,他踩著哥哥和侄子尸體上位,乃是不折不扣的弒君者。田氏代齊時,齊國勢力大不如前,田午弒兄殺侄,更遭到了輿論的強烈譴責。田午在位初年,秦、魏、燕、趙、魯等國都曾先后與齊國交戰,齊國敗多勝少,軍心渙散,民意沸騰。
田午渴望重振齊國舊日雄風,恢復姜齊時代,尤其是姜小白時代稱霸諸侯的榮光,并籍此洗清篡位弒君的惡名。而要實現這一目標,田午清楚地認識到:他需要人才。
田午把目光轉向了齊國西北方的另一個國家——此時,這個國家如日中天,是諸侯第一強國:魏。
三家分晉后,魏、趙、韓躋身諸侯之列,僅據有原晉國部分領土的魏國迅速壯大。魏國崛起的背后,是世卿世祿制的廢除和大量人才的引進。關于世卿世祿制,郭沫若的定義是,西周時“各種各樣的官吏,大都是世襲的、世代享有特殊的、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?!本唧w說,世卿就是周天子和諸侯國君以下的貴族,父死子繼,世代出任卿大夫,世祿則是他們世代享有封地及其賦稅收入。
世卿世祿制度下,決定一個人能否做官的唯一前提是血緣;至于真正有才干的人,如果沒有血緣關系,不在世卿網絡中,終生只能是白丁——偶爾有極其罕見的例外,即一些賢明的君主,把不在世卿體系的平民甚至奴隸破格任用,如秦穆公任用百里奚。
逮至戰國時代,世卿世祿制開始一步步走向瓦解。因為,對求賢若渴的君主來說,他們需要真正有才干的人為自己治理國家,而不是任用那些除了血緣高貴卻只知吃喝玩樂的貴族。并且,相對世卿體系來說,體系之外的人由于沒有盤根錯節的關系,君主更容易駕馭他們,他們對君權一般也不會構成威脅。
著名改革家李悝向魏文侯建議,“奪淫民之祿,以來四方之士?!笔裁词且??李悝的解釋是“其父有功而祿,其子無功而食之”——正是血緣高貴,生下來就享受世卿世祿特權的貴族。
李悝認為,這些人只因血緣關系,“出則乘車馬,衣美裘,以為榮華;入則修竽瑟、鐘石之聲,而安其子女之樂,以亂鄉曲之教”。要使國家真正強大,必須剝奪這些人的爵位與俸祿,招攬五湖四海真正有才干的人;必須執行“食有勞而祿有功,使有能而賞必行,罰必當”的政策。
世卿世祿制的廢除,吸引了大批士人云集魏國。其中,有孔子的學生子夏。子夏講學西河,學生達三百之眾——三百人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魏文侯。其次,如田子方、段干木、吳起、禽滑釐之屬,“皆受業于子夏之倫,為王者師?!边@些杰出人才深受魏文侯重用,他們也以其不凡的才華回報了魏文侯的知遇之恩,李悝、吳起和西門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依靠李悝、吳起等人才,魏國
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