罕見病是醫保難以承受之重,當依靠政策性商保、慈善來舒緩丨快評
由于罕見病得病概率太低,可能不會有太多人愿意參保,參保人員少,又會導致保險費費率高。政策上可以給予此類罕見病保險一定的稅收優惠,甚至可以完全免稅,以鼓勵保險公司開辦罕見病保險。
責任編輯:陳斌
每年2月28日是世界罕見病日。近年的全國兩會上,都有代表委員針對罕見病提出建議提案。2023年兩會上,全國政協委員蔡威建議將罕見病高值藥納入政策性商保保障范圍。通過商業保險解決治病貴,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。
所謂罕見病,一般指發病患者比例低于總人口萬分之一的疾病。由于罕見病每種病的患病人數少,藥物需求量就少,巨額的研發費用分攤到單位藥物上的就多,藥物價格自然就會很高。以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癥(SMA)的諾西那生鈉為例,在美國每針售價12.5萬美元,在澳大利亞的出廠價也達到11萬澳元,剛剛進入中國時售價70萬元。另一種只需一次給藥就能“治愈”SMA的藥物價格折合人民幣更高達1300萬元(該藥物目前在中國沒有批準上市)。
如此高昂的藥費,自然是一般患者難以承受的。于是很多人呼吁將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,減輕患者負擔。
但問
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
校對:胡曉
歡迎分享、點贊與留言。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,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,否則即為侵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