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生乘公交9天從上海到北京:“想逃避內耗,重新振作”
一開始,我沒有跟父母說自己的計劃,直到我媽那些天在網上刷到我的消息。我到徐州的那天晚上,她打電話來,勸我回家,但我還是堅持設想。
從濟南離開、準備進入河北的那天我陽了。為了不傳染給別人,我戴了三層口罩,一邊趕路,一邊發燒,身體和精神上都特別痛苦。
我喜歡公交車上來來往往的人,看著窗外的景色從城市變成鄉村,又變回城市,聽著不同地方的人們說話帶著不同的口音。對我來說,這才是旅行。
坐公交車最主要關注幾個點:一是站牌,一是發車時間,還有一個是方向,如果三個點都找對了,你就可以坐到你想去的地方。
責任編輯:何海寧
江夏在泰安市汽車總站,等待前往濟南公交站的公交車。
“小伙花280元從上海坐公交到北京”的微博話題,把上海一名大三學生江夏送上熱搜。
2022年12月13日,江夏從上海市浦東新區出發,沿途乘坐公交、地鐵、輪渡,換乘73次,途經上海、江蘇、山東、河北、天津,到達北京,經過了1543個公交站,跨越超過1200公里,最終在12月21日夜里,他來到設想的終點——北京市海淀區一所大學的門口。
9天時間中,江夏一人帶著一只行李箱、一個書包,通過城市公共交通和步行,完成了這段旅途,他自稱路費不到280元,總共花費不到500元。
22歲的江夏更認同這是一次自己主動選擇的“挑戰”:自己每天要上午5點出發,趕第一班公交車,公交車從南走到北,他從起點坐到終點;20點左右,他下車開始找地方住宿,網吧、便利店或者小旅館都行,只要價格足夠便宜;零度左右的天氣,他拖著箱子,曾經步行6小時,走了近三十公里,從一座城市的公交站臺走向另一座城市的公交站臺;他提前定好路費500元,不再有更多補充資金……
“我確實在刻意嘗試花最少的錢,用最短的時間來挑戰自己身心和意志力的極限?!苯母嬖V南方周末記者。
一路上,江夏一直在更新社交媒體,記錄路途中的場景和心情。一些聲音表達對他的支持,認為這是“魄力”和“勵志”,但同樣也有一些聲音質疑:他在營銷還是浪費時間?
2023年1月18日,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這場“挑戰”的動因,是自己一直在追求完美:“能拿100分,我都不想拿99分?!敝皇亲鳛獒t學生,學業壓力、感情挫折、自信心崩潰讓他一次次掉進自我消耗的漩渦。出發前,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有,是個軟弱的失敗者?!跋胩颖軆群?,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?!?/p>
于是這場從上海坐公交車到北京的旅途,成了他向自己證明的“治愈之
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
校對:胡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