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課時代的大學生:經過那么多不確定,我相信要把握當下丨我信
現在回想,趙怡覺得那項工作對于大眾而言可能并沒有很大價值,但在那時,給了她很大的精神支撐?!斑@可能是應對信息過載以及不安全感的一種方式?!?/blockquote>責任編輯:吳筱羽
持續的網課、畢業季線上答辯、缺失的畢業典禮、非必要不出校、三天兩檢的核酸、出校提前報備……
過去三年,4000萬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大抵如此。趙怡是武漢大學傳播學專業大四學生,2022年12月5日,武漢大學學工部表示,學校提供自愿返鄉和自愿留校學習兩種選擇。此后數日,很多學生坐上專車去往機場和車站,趙怡則選擇留下,繼續準備自己的出國留學申請。
被改變的大學生活
隨著12月7日“新十條”之后的防疫政策調整,校園里也作出了相應轉變。對于經歷了三年相對封閉管理的大學生,這種轉變帶來了不小的心理沖擊。
趙怡有位港澳臺同學,健康碼操作不太方便,每次要進圖書館都頗費周折,偶爾還需找保安幫忙。12月8日,這位同學在圖書館外找了很久健康碼,卻沒找到。保安說,碼被撤走,以后都不用掃了?!八杏X自己被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,情緒一下子有些繃不住?!?/p>
這種心理轉變,在
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
網絡編輯:柔翡 校對:胡曉 星歌
歡迎分享、點贊與留言。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,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,否則即為侵權。